2006/02/20

旁觀世貿

第六次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落幕已近兩個月,大家對當中的人和事,又留下了什麼印象,或者,有沒有印象?二零零五年十二月十六日,一群被大眾傳媒視為「好事」的香港年青人,細訴他們為何來到灣仔鴻興道的示威區。

自稱阿Sa及阿Gil的中五女生,下課後在灣仔駱克道遇上了反世貿示威遊行,被各式各樣、色彩繽紛的旗海所吸引,想了解示威者為何千里迢迢來港向世貿說不,跟著跟著,便到鴻興道來。她們認為,世貿不會直接影響自己,但會影響低下階層的生活。以上這些意見,她們甚少與同學提及和討論,老師更叮囑她們在灣仔下課後及早回家,學校亦沒有特別介紹世貿會議。雖然如此,她們還是憑著對世貿的一點點興趣,嘗試了解南韓農民的生活。她們稱,主流傳媒只著力誇大示威者暴亂,沒有報導他們的生活如何受世貿所影響,千山萬水而來港示威。阿Sa更謂,示威者只是想來港表達意見,且據她所見,遊行十分和平。

在北角區就讀中七的阿峰、Michael和Jason,時常互相討論新聞時事。他們從新聞中了解各地農民的境況,加上老師向他們簡介世貿會議,知道弱國皆被強國所壓迫,做成不公平貿易。正因如此,他們才不理會老師及家人的勸喻,親身了解示威者的訴求,並覺得,示威者只是想表達意見,不是想來搗亂。

不只因同情或支持示威者而來,還有人帶著學習心態而來。四名在樹仁就讀社工系的學生,與老師坐在水碼上,觀察外國遊行示威的文化,了解如何從遊行示威中表達意見,以及觀察如此遊行示威會否得到公眾和傳媒等認同。所以,他們是拋下書本,來這裡學習,以備日後從事社區發展的工作。一月便會進行考試的他們表示,同學之間十分關心世貿,亦很同情和支持示威者,只是臨近考試,難以身體力行,聲援遊行人士。

Norton,中六生,在大嶼山區上學,曾參與北約攻打南斯拉夫的反戰遊行。他穿著校服來到這裡,目的是身體力行的支持這批示威者,全因他平日便關心世貿和全球化等世界大事,深明世貿會議對全球弱國的禍害,例如傾銷等問題。他表示,如此涉及世界公義和民主之事,香港人卻不聞不問,特別是一些政治人物:「他們視世貿不見,那些李柱銘的議員到底跑到哪裡?」他續稱,來到現場觀看遊行示威,和在電視等媒體觀看,分別甚大,並認為這次令他得以增廣見聞。最後他還詢問如何由示威區到維園,觀看有關世貿的展版和出席一些講座,好讓他能多些了解各國人民受世貿的影響。

一群身穿校服,與遊行人士一樣高叫「Down!Down!WTO!」的學生,隨遊行隊伍來到示威區。其中一名學生吳同學表示,他們二十六位中七同學,大部份為修讀通識科,由老師帶領,參觀維園裡的各種關於世貿不公的展覽和講座。及後到華潤會展參觀由樂施會主辦的「公平貿易墟」,那裡有來自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中東十五個國家的生產者,展示和出售包括咖啡、茶葉、水果、糖和手工藝品等公平產品。生產者還跟同學分享其故事,講述公平貿易對其所屬社群帶來的影響。吳同學覺得他們是帶有良心來做生意,她更強調,她來這裡參與示威,是要求公平貿易,消除中間人剝削,令生產者的收入得以增加。此外,之前也參與過反世貿示威的她認為大眾傳媒對示威者的訴求忽視,只集中報導警察如何防備、示威者如何恐怖,令她十分不滿。

眾觀這些來到灣仔示威區的「旁觀者」,絕非一如大眾傳媒中所描述「好事」,或是一般人口中的「多事」、「無聊」之人。當中許多不乏有心關心世貿和反世貿示威者的人,他們身體力行,甚至不惜由大嶼山等地來到這裡,有的還能如數加珍的細說世貿的禍害和公平貿易的重要。相比起一些只看傳媒報導,而一如時事評論員一樣評論那些「旁觀者」,這些「旁觀者」對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對近至南韓農民因提高競爭力而負債百多萬的關懷,遠至南美洲的玻利維亞的人民,因食水私營化而導致收集露水均是犯法而關注,他們才真的不是井底之蛙,是活在地球村的一份子。

2006/02/19

學聯週年大會通過修章議題

約於今日(十八日)晚上十時,學聯週大以三十三票贊成,七票反對,八票棄權(代表會主席黎震傑稱棄權即反對,即有十五票反對),通過修章委員會建議八樓收歸秘書處管理的動議程序。數票期間,代表主席黎震傑稱:「好緊張,緊張過當年點自己d票!」完事後,一片拍掌聲隨即響起,大家一塊兒吃pizza。

就中午會議所見,會議期間部份院校代表睡覺、聊天、玩電腦遊戲,而當代表八樓(即社運資源中心)的麥家蕾和黃文浩同學宣讀八樓的宣言、工作報告和聯署信等時,不少院校代表離開會議場地,代表會主席黎震傑亦一度離開會議場地。

及後,主席黎震傑以工作報告不合會章規格為由,宣佈沒有收到八樓的工作報告。在場一位中大學生報的成員衝口而出:「講左咁多活動,都當冇?」

2006/02/14

今天

「點呀?果晚plan好未?」,就是我們這班死黨的話題。

「訂了位,三百多元而已。」我想不到,尚未出來做事的大學生已開始需要訂位,更想不到的是,我們已開始瘋狂的消費。

早上走到common room看電視,遇到兩位朋友,在蛋糕上塗上金泊,小心翼翼的塗著。

「你又點呀?」另一位朋友問我。

接著,那位朋友告訴我前年、上年、今年的準備。

當然,我不否定今天的價值,這天可令大家互相送禮(單身的可將這天當成地獄日),大家甜蜜甜蜜。

問題是,是否必然要送價值甚豐的東西,才是愛?

當所有媒體都教授大家這天買甚麼、到哪裡吃飯時,情人節是否已淪為消費日?

林奕華說人不應只視愛為一種感覺,但愛又是否等於一條tiffany頸飾?

2006/02/11

閱讀 城市



我觀察了相中的朋友一會,發現她十分仔細地閱讀《城大月報》。世貿、利東街等等報道均仔細地閱讀,我才發現自己(或是編委)寫出來的東西,誠有人閱讀、觀察或監察著。感覺是神奇的,人家詳細地閱讀自己寫的東西,是有一點成功及虛榮感,及有一點自我認同。雖然根據媒體理論,讀者是會選擇題目,及選擇相信內容,但如果以整體內容的覆蓋面,至少可讓同學知道一點,來個初階。至於趣味……可能是悶了一點兒吧!

如有朋友想看看《城月》,可send email給我alan.to@student.cityu.edu.hk,留下地址。

2006/02/08

如何 才可

說真的,很挫敗。

你這樣的問,他這樣的答。他不會告訴你事實,只會說「會跟進」。

無論是多過份的事,他都只會說:「會跟進」。

或者,他會說:「我只能說有關……方面的,其他的要問問哪裡哪裡了。」

到了另一部門,他可能更稱,這不是他們的範圍,要到哪裡哪裡。

事實即使如此,他會作出詭辯:「你不可能說under,只是如此可以加強兩部門的溝通,而其中一方可加以監管另一方而已。」

有權監管卻不是under,可能我知識有限,沒讀過管理學,但令我想起一句話:「所有動物皆平等,而有些則更平等。」

找另一方的人說話,拆穿他的詭辯?對不起,這可能不是報道範圍。

如此多的阻礙,阻礙人找出「事實」,只阻礙人寫出「事實」。這就是現今政客甚至各部門官員常用的方法。

真的能「寫天地之輝光,曉生民之耳目」嗎?

如何,才可?

2006/02/02

一月的二十度 二十度的冰點

我沒看過《冰點》,只知道它和從前的《南方都市報》一樣,都是中國比較敢言的報刊。而結果,一份被迫停刊,一份撤換了總編輯,苟延殘喘著。

曾揚言「永不當魔鬼」,被視有良心企業的Google,因在中國市場不斷萎縮而把伺服器搬到中國內,並應允過濾題材敏感的網頁;當然,雅虎早已查無良心。不是甚麼敏感網頁,亦不是甚麼搜尋器,《維基百科》竟然也被中國的網絡警察封鎖,內地人到底要到哪裡才得到知識和資訊?

說回香港,也好不到哪裡。香港的記者全沒尊嚴可言,他們的稿件隨意被編輯刪改,甚至扭曲其原意,反觀外國的新聞從業員的地位甚高,甚至被人尊重,如此天壤之別,難怪我一位本想當記者的朋友卻步。從前六四燭光晚會定必是六月五日各大報章的頭條,如今除了兩份報章,這宗新聞跑到哪裡?尋寶遊戲完畢,才發現在A8版右下角的一幅相片內的點點燭光。再看看只賣三元的報紙素質是如何?除了盡是報導自己減價送禮的威力,論壇版各專欄的名稱更令人失笑:毛澤東看今朝、再世諸葛亮……內容?不容我說,請看:

照朕所見,第一個方法較為行得通,因為用布殊一個人的命換回美國人的安全,是值得的。況且耶路撒冷雖然最早是以色列人的土地,但他們已經離開幾千年,早已成為巴勒斯坦人的地方。當然,另一個方法也行得通,以美國今日的國力,做來不費吹灰之力,只是,他們雖有厲害的殺人武器,卻沒有殺人的膽子,要行第二個方法,哼哼!除非他們選朕當美國總統!

我還以為,這是來自維園的文章。

還記得程翔嗎?在這麼歡騰的佳節,你還記起他嗎?不知多少個月了,中國政府究竟有沒有實質的證據,實質的審訊日期?無了期的監禁,沒有審訊日期就是中國法律?甚麼依法審訊全都是廢話。

一位國內唸新聞系的朋友,引了一段關於中國新聞學的內容給我:

新聞心理學概論 劉京林著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 page.55

優秀的新聞工作者, 都有一顆忠於黨的新聞事業的心. 他們經過長期艱苦的新聞實踐的鍛鍊, 已逐步將黨和人民的需要視為自己的需要, 并帶著這種需要自覺地堅持不懈地去捕捉那些有益於社會的目標. 要想成為優秀的新聞工作者, 就必須在平凡的工作中有意識地逐步地樹立為黨為人民的新聞事業奮鬥終生的信念和動機.


你還有什麼話說?

教育、傳媒,只是合理化其政權的工具,絕不是甚麼輿論監察的關卡,這就是一面說要「與國際接軌」、到處都有「文明」二字的中國。

梁文道在這星期三《明報》撰文,說中國政府對媒體的監控會隨世界潮流所消退。

對不起,我沒有梁文道那麼有遠見,那麼高瞻遠足。沒錯,世界潮流會影響中國,但反之,中國亦會影響世界。Google(中文名是古狗!)和Yahoo,和香港媒體加劇的自我審查就是例子。

再者,美國傳媒的新聞自由就很好了嗎?受六大財團壟斷的傳媒,報導新聞可以毫無阻撓嗎?政府真的沒有干預嗎?如沒有,梁文道你所稱頌的公共知識分子,Susan Sontag,就不會恨批美國甚至世界傳媒。

這幾天的溫度,竟是在二十度以上,我也在這該是冬天的日子裡穿夏季衣服,可是,中國媒體甚至世界媒體的良心溫度,卻到達了冰點。